李后强带队调研崇州市“中国·成都·唐人街”城市综合开发项目

2021年11月22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联主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后强一行赴崇州市就“中国·成都·唐人街”城市综合开发项目作专题调研。


1-2111231H3144b.jpg

该项目以创建美好公园城市家园为目标,在充分考虑崇州市盛唐文化传承的基础上,积极借鉴欧美现代都市生活区建设的有益经验,引入街区模式的规划理念,通过“街区变景区”的形式,打造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综合开发项目。


李后强带队调研崇州市“中国·成都·唐人街”城市综合开发项目(图2)

李后强带队调研崇州市“中国·成都·唐人街”城市综合开发项目(图3)




在四川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张丽君、成都市圣沅房产开发公司董事长李元庆等人陪同下,李后强等调研了唐人街唐风蜀韵风情区建设情况,参观了贵妃馆、四相堂、公主馆、杜公堂、高公堂、唐安池馆、唐兴客馆等标志性项目。在调研中,李后强边走边问,不断地了解情况,对唐人街唐风蜀韵风情区的景观打造和文化提升项目进行了充分肯定,认为这些项目凸显了地域文化特色,增加街巷活力和文化气息,为客人赏景、休闲、消费创造了更优美的环境。


1-2111231H216393.jpg

李后强带队调研崇州市“中国·成都·唐人街”城市综合开发项目(图5)

李后强带队调研崇州市“中国·成都·唐人街”城市综合开发项目(图6)





在调研座谈会上,崇州市文旅局舒文星局长,张丽君会长、李元庆董事长等对“中国·成都·唐人街”项目进行了简要介绍。会上,李后强指出崇州是蜀国之源、蜀国之心、蜀中之蜀,因此要在蜀文化发展上走在前列、做出榜样,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做出“崇州贡献”和“崇州表达”。他强调,“中国·唐人街”是落实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对城市美学理论的重大创新,是文化与街区融合的典型案例,是历史与现实结合的科学探索,是生态与业态耦合的有效路径,对于老旧街区改造、古村古镇提升、“僵尸”项目盘活,都具有引导示范价值。他认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在于:一是加大宣传,通过新媒体和自媒体等方式,让唐人街项目“破圈”“出圈”,在更大范围提升唐人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开展深入研讨,总结提炼唐人街项目建设模式,形成促进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效应充分释放的可复制、可推广模式。三是促进形神统一,充分挖掘“唐”的精神内涵,做到形神兼备,把唐人街项目打造成为展示中国精神、中国理念、中国风格的窗口。四是创新消费场景,发展“节日经济”,培育打造唐装节、唐诗节、花木节、美酒节、美食节等节日品牌,通过“节日经济”吸引游客,聚集人气。他希望,崇州唐人街项目建设,要坚持中国灵魂、胸怀天下,成为大唐文化与与古蜀文化的展示区,成为家国情怀与海外风情的交融区,成为世界华人的心理牵挂和精神寄托,成为梦回盛唐的时间隧道和现实触觉,在“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闪现“崇州智慧”和“崇州光辉”!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廖祖君、卢加强等参加调研。

李后强带队调研崇州市“中国·成都·唐人街”城市综合开发项目(图7)

李后强带队调研崇州市“中国·成都·唐人街”城市综合开发项目(图8)



中国•成都•唐人街:崇州古称蜀州,唐人街项目位于崇州市东大门,项目总面积600余亩,游览线路总长1.5公里,文旅版块投资9.5亿,在崇州盛唐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挖掘崇州历史文化、名人轶事,聘请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的关门女弟子、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教授设计重建了以盛唐历史文化为底蕴的11处历史文化景点,再现了中国唐式的经典建筑结构。唐人街项目以唐朝著名诗人王勃的《送少府之任蜀州》的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文化主题定位,打造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集特色文化观光业态、特色风情体验业态、特色休闲娱乐业态、特色旅游餐饮业态、特色研学旅行业态、特色民宿住宿业态于一体的文旅商项目。包括相府广场中国风情游览街、东湖公园、欧洲风情游览街、北美风情游览街等区域,整体建筑已成型,现正按照着力打造景观提升。

1-2111231H0511A.jpg




本文转载来源:成都唐人街